苏州大学年科研工作总结大会召开
田晓明首先作苏州大学2014年度人文社科工作总结汇报。他从年初设想、本年收获、来年预期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。过去的一年中,我校人文社科工作紧紧围绕制度完善、机制创新、品牌塑造等三个思路开展,取得了优异的成效。科研项目方面,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,其中重点项目5项,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2项,继续保持在同类高校中的领先地位。科研平台方面,新增省级重点研究基地3个: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(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)、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(最高人民法院)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(江苏省文化厅)。科研获奖方面,30项优秀成果获省政府奖励,其中一等奖5项,创历史新高;鲁枢元教授所著《陶渊明的幽灵》问鼎中国作协“鲁迅文学奖”(文学理论评论奖)。品牌建设方面,东吴智库建设成效显著,聘请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教授担任东吴智库顾问;一大批东吴智库研究员向政府提供调研报告29篇,其中方世南教授的调研报告得到省委副书记、市委书记石泰峰同志的肯定性批示;成功举办了《对话苏州发展》(2014·法治苏州)高阶论坛,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;启动《东吴名家》(百人系列)计划,目前已为5位艺术教育家撰写了150万字访谈录,拍摄了5集“东吴艺谭”系列专题片等。田晓明希望新的一年里,我校人文社科研究能在理念革新、机制完善、品牌锻造、氛围营造、国际化进程及文化保护和挖掘等方面做出努力和贡献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